速看:法眼观察|根治“野鸡大学”需要釜底抽薪

来源:检察日报-法治新闻版 时间:2023-06-28 07:57:04


【资料图】

近日,“野鸡大学”名单被各大媒体转载。中国邮电大学、广东科技管理大学……这些“高大上”的学校,你们听过吗?其实这些大学报了也是白读(据6月27日央视网)。

在国内,“野鸡大学”常指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、不具备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“虚假大学”,没有办学资质,属于非法办学。它们通常采用与正规、知名院校易产生混淆的校名来吸引学生报考,其中还有一部分是冒用正规学校的历史名称。这些学校往往以“交够学费,包上大学”“分数不够?可走单招”“内部名额”等话术,利用考生和家长的“名校情结”以及“低分报考”等侥幸心理进行诱骗,如果考生和家长们的认知和辨识能力有限,很容易掉进其“招生陷阱”。“野鸡大学”不仅骗钱,更浪费了考生宝贵的青春,许多人经过几年的辛苦学习,到头来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。

近年来,教育、公安、网信等部门持续加大对招生诈骗违法犯罪的整治力度,严厉打击“野鸡大学”开展的违法违规招生活动。然而,每年高考招生录取阶段,个别不法机构和人员仍企图钻空子行骗。“野鸡大学”何以年年出现、年年提醒,曝光多次还能屹立不倒?一是监管难度大。大部分“野鸡大学”在建立官方网站时,采用境外的服务器,利用境外网站进行虚假宣传乃至伪造证书查询网站,国内相关管理部门难以有效查封。二是隐蔽性强。有的“野鸡大学”以民办无学历的培训机构在当地民政、工商等地备案,在名字上“耍花招”,取与正规高校相似的名字来混淆视听,以学历教育之“虚”行诱骗学生之“实”。三是侥幸心理作祟。一些高考成绩不理想的考生面对看上去“高大上”,又可以让其低分上学的“野鸡大学”毫无抵抗力,在成绩不理想又“想上好学校”“想有证可拿”的侥幸心理作用下上当受骗。

“扬汤止沸,不如釜底抽薪。”根治“野鸡大学”,一要严查严管严惩。“野鸡大学”违法成本低、宣传渠道杂,建议教育、公安、市场监管、网信等多部门联合整治,加强监管,加大联合执法力度,对“野鸡大学”重拳出击、露头就打,斩断其生存空间。二是考生及其家长要有防骗意识。“野鸡大学”善于伪装,极具诱惑性。教育部门、学校应当在报考季加强普法宣传,帮助考生和家长增强防范意识,提高识别学校真伪的能力。考生和家长要去除侥幸心理,不要轻信任何“走捷径”“不用填志愿”等虚假宣传或承诺,应从教育部门户网站、官方微信公众号等正规网站获取报考信息,做到“三核查”:核查学校、核查志愿和核查录取,擦亮慧眼。三是发动学生、家长监督举报。“野鸡大学”如果开办,难免有学生上当受骗,学生及家长应提高警惕,多核实多求证,如果发现上当受骗,立即举报,及时止损,让“野鸡大学”无立足之地。

[版面编辑:吴越] [责任编辑:刘彬]

关键词:

  
  • 未满19岁的人贩子惊呆网友 拐卖团体年轻化值得社会深思

    未满19岁的人贩子惊呆网友 拐卖团体年轻化值得社会深思
  • 315曝光现榨果汁引发关注 食品行业卫生漏洞还须及时补上

    315曝光现榨果汁引发关注 食品行业卫生漏洞还须及时补上
  • 达达去年增收不增利受关注 净亏损额为24.711亿

    达达去年增收不增利受关注 净亏损额为24.711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