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:办好产业研究院,服务全川在地企业,推动科技成果转化

来源:腾讯网 时间:2023-08-18 10:10:47

8月15日—16日,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调研天府农博园,实地察看中农大产研院、天府农博岛等,并参加2023年全国小麦产业经济与政策研讨会。

· 孙其信一行考察天府农博园

· 小麦产业经济与政策研讨会现场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区委书记唐华与孙其信一行进行了座谈交流。

孙其信表示,中国农业大学要通过赋能产业做好农业研究,把学术研究写在大地上。非常感谢四川省、成都市和新津区三年以来对中农大产研院的大力支持,目前产研院作为新型研发机构取得了一定成绩。产研院的发展不在求多,在于优,在于特,在于强。下一步,要把产研院持续做优、做强、做实,取得更大成绩作为奋斗方向。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,做优服务体系。积极探索产研院管理方式、思维方式、学生培养模式、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改革,不断优化服务社会的体系;要瞄准新兴产业搞研发,做强科研能力。紧紧围绕区域的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,瞄准引导性的新兴产业,研发关键核心技术,实现技术创新,产品创新,产出高质量、高水平的科技成果;要围绕校地校企合作找路径,做实成果转化。要积极主动与地方、企业加强合作,共同成立产业咨询委员会,实现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无缝衔接,做出更大成绩,尽快拿出一些标志性的重大成果。

唐华表示,非常感谢中国农业大学对新津的大力支持,特别是对新津打造绿色食品全产业链给与的强大科技支撑。下一步,要进一步加快校地校企合作。要围绕绿色食品建圈强链,加大对绿色食品产业的科技支撑。依托中农大学科技和技术优势,引进顶尖科学家,指导新津绿色食品产业瞄准产业前沿,开展技术攻关,创新发展,特别是瞄准预制菜“卡脖子”技术,开展创新研发和成果转化;要围绕新乡村产业发展,推动校地校企合作走深走实。依托中农大食品科学与工程、作物学等优势学科资源,加快推动与中粮、美好食品、58农业等企业合作,探索校企共建联合实验室,开展技术攻关、成果转化、新品研发等;要通过社会资本撬动校企合作,促进科技成果加快转化。要依托研究院精准对接新乡村、新消费基金投资项目,促进横向合作。支持研究院探索设立种子基金和科技成果转化基金,赋能产业发展。

新津将紧紧围绕建设“天府粮仓”示范区为目标,加快建设中国川菜国际食品谷、深农集团西南海吉星智慧产业园等项目,全力打造“田间—车间—舌尖”的绿色食品全产业链。

新闻多一点

中国农大四川现代农业产业研究院

项目由中国农业大学、四川省农业农村厅、成都市农业农村局、新津区人民政府四方合作共建,依托中国农业大学特色优势学科、挖掘四川省特色农产品比较优势,构建“政产学研用”协同创新平台,有效提升四川省“10+3”现代农业产业和绿色食品产业核心竞争力,立足成都、面向四川、辐射西南,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健康食品产业创新合作示范基地。

导入高端要素。链接中国农大6个A+级学科、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、13名两院院士等农业领域一流科技人才资源和近200名教授专家、100余名企业家等校友资源,打造“人才引育+项目孵化+模式推广”的创新要素链接器和创业资源集聚池,构建农业“中字头”科技创新服务战略支点。

创新科技赋能。导入中国农大农学、食品等优势学科,以农业食品营养与人民生命健康为切入点,开展川酒专用粮选育、功能开发、品质控制研究和川菜中央厨房技术(装备)、非热加工、新型调味料、中餐工业化产品开发等研究,推进“川字号”农产品科技成果在川研究开发、在川转移转化,打通现代农业全产业链。

孵化特色产业。探索“学校企业双导师”产业技术创新模式和“一人一企一课题”产业人才培育模式,培养大学生融入企业、参与生产,研究生带课题、带经费到企业,帮助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获取最前沿的科技资讯、最精准的定制服务,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,把人才育在产业链上,把成果用在生产一线,孵化以乡村为场景的现代乡村产业。

截至目前,中国农大产研院运行9家教授工作站,引进近30名专任教师赴四川开展技术服务咨询等工作,与川内各类企事业单位开展了26 项横向科技合作。

-END-

关键词:

  
  • 未满19岁的人贩子惊呆网友 拐卖团体年轻化值得社会深思

    未满19岁的人贩子惊呆网友 拐卖团体年轻化值得社会深思
  • 315曝光现榨果汁引发关注 食品行业卫生漏洞还须及时补上

    315曝光现榨果汁引发关注 食品行业卫生漏洞还须及时补上
  • 达达去年增收不增利受关注 净亏损额为24.711亿

    达达去年增收不增利受关注 净亏损额为24.711亿